首页项目资助在线专利、查新代理內容

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及其作用意义
2015年03月20日

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及其作用意义

(第一讲)

1 科技查新服务的战略定位

现代科技情报是一项涉及多学科、高技术的工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文献信息管理技术及市场经营管理技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科学。随着国内外经济技术竞争的加剧,科技情报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科技查新是基于情报检索技术之上的情报分析工作,是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手段。如何给科技查新服务工作以恰当的定位,将有助于我们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的世界性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1.1 科技查新可为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获取科技情报

1990年代以来,世界总体格局开始从政治、军事对抗转向经济技术竞争,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竞争的焦点无疑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与此相适应,情报战的主战场也从政治、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技术领域。西方发达国家情报机关重新确定自己的工作定位,如美国中央情报局1993年以来一半活动经费用于搜集经济技术情报。经济间谍被看成是为国家经济技术发展作特殊贡献的人。竞争情报服务及其理论也应运而生。可以说,通过科技查新获取的科技情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缩短创新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前提,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志,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产品创新。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活动多数还属于跟踪创新和模仿创新,真正从原理、核心算法上创新的技术还不多。另外,由科技查新从竞争对手中获取科技情报特别是核心技术情报,可以使本国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占据优势,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提供决策依据,降低创新风险 高科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高风险是由于创新活动本身的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极不确定的因素决定的。技术创新活动又通常是一种强选择性的、以更准确的方向为终结的积累性活动,往往面临多种技术方案的选择。因此,技术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讲,主要不是比技术(谁会做什么)而是在比决策(谁能看准该做什么)。例如微软的优势并不在于自己研究开发了多少技术成果,而在于善于采用最有效的投资方式及时获得自己需要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完善的条件下,企业高层决策,仅凭企业家个人的聪明才智已远远不够了,唯有以可靠的科技情报作为依据进行决策,才能降低创新风险,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防止低水平重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多年来,选题不对、低水平重复,使我们的科研效率大大低于国外,成为制约我国高科技发展的“瓶颈”。其重要原因是对科技情报不重视,情报信息不灵,对国内外正在进行或已经成功的研究课题不能及时掌握,对世界领先水平的新技术不甚了解,重复开发、重复引进时有发生。因此,只有有效地利用科技情报,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2 发达国家竞争情报服务发展战略

美国在80年代以后,把情报信息的生产、传播、获取和利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和实施。1990年美国发布了《公共信息准则》,其中心是政府应在情报信息的传播、复制、检索等方面确保公众能充分利用。相应地,美国许多企业在最高管理层设置了CIO、96%以上的公司建立了专职情报机构。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咨询研究所约2/3的项目属于科学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决策性情报咨询服务课题。政府方面,1991年10月颁布的新“移民法”强化科技信息人才优先的原则,从而在投入、立法、人才开发、吸引外国科研人员(如)等方面建立了有效保障。

日本的科技情报化程度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1972年,日本科技情报中心和日本特许情报中心先后推出了科技信息磁带数据库和批式服务。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使情报工作迅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文部省提出了“终生学习情报的数据库和网络化”的设想,科学技术厅则致力于各种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事实库的建设,与美国、德国合作建立了“国际科技信息联机网络STN”。目前,日本已建立了全球性的科技经济情报网,日本的顶尖技术课题中,有80%的项目借助于国际合作的力量。

俄罗斯1994年提出的情报战略其基本任务是:为基础研究提供情报保障;对俄罗斯的科技规划、投资规划、地区及其它发展规划进行情报跟踪,给予情报支持,对俄罗斯及其它国家科研工作进行情报跟踪,实现通讯一体化;研究新的情报技术与方法,支持科学研究。该构想把全俄科技情报所定位为综合性情报服务中心,其目的是:情报保障、情报跟踪、情报分析、情报预测;情报监控、情报咨询。其工作内容包括:加工并传播二次文献,特别是电子化信息;提供分析性、综述性和预测性事实情报,为用户提供特定需要的产品分析;获取国外情报出版物及数据库等。

1.3 竞争情报服务工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定位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对情报信息的需求主要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情报战的重点集中在半导体设计、集成电路、应用化学、软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尖端医药技术、航空航天、精密机电、光学、电信等方面。围绕企业需求和竞争重点,我们可以确定科技情报工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定位:为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性情报服务。主要任务是情报保障、情报分析和情报咨询。工作重点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注意技术的集成,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协助企业实现在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工作内容包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子信息网络,进行情报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提供准确、方便、快捷、高效的情报服务;向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供分析性、综述性和预测性的科技情报快报以及某些特定需要的情报服务。

1.4 科技查新与竞争情报服务的定位大体相接近

科技查新与竞争情报服务,相同点在于都是为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性情报服务。深层次的科技查新工作是在情报检索与情报分析基础上的咨询性工作。现阶段的科技查新包括项目立项、成果鉴定和专利申请的查新检索服务;内容包括向政府管理部门、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与科研机构提供分析性、综述性和预测性的科技查新(咨询)报告以及某些特定需要的情报服务等,其实质是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是竞争情报服务的重头戏。

2 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及发展

2.1 回溯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

科技查新工作是8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科技信息服务工作。配合1985年《专利法》实施,国内一些权威情报机构便开展了专利查新工作,随之专利查新检索已成为国家发明奖评审的必要条件。1987年,原国家科委于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对成果鉴定做出许多规定,并赋予了法律效力。

科技查新工作的历史仅10余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却超出预料,初期的查新工作,仅依靠检索工具书进行手工检索。当时的查新结论也仅仅反映查到、未查到相关的文献等。现在已为权威性的数据库或光盘所替代,查新工作网络化、数字化手段大大提高,提供的查新报告也日趋规范。科技查新将“情报评价”引人了成果管理程序,从而为专家评议提供全面、准确的客观依据。多年的实践表明,通过查新得到的“情报评价”有效地弥补了专家对信息掌握的某些不足,大大提高了专家评议的准确性。可以说,科技查新是科学管理的需要与文献信息服务的结合。

随着查新工作的发展、原国家科委和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对科技查新工作的逐步深入,日趋规范。自1990年起原国家科委先后认定了三批38家国家一级查新单位。至此,依托有较齐全文献资源数据库,有先进的检索手段、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由高素质检索、咨询人员组成的这只查新队伍,构成了我国查新咨询业的主力军。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精神,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查新机构的行为,保证查新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独立性,维护查新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科技部于2000年12月又发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标志我国查新工作正在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2.2 湖北省查新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查新资源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是中南地区最早的国家级查新中心,又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科技文献收藏、加工和服务中心。其中收藏了国内外科技期刊5000余种,国外原版期刊100多种;收藏八国两组织的专利说明书2000余万件;另外还收藏有各类工具书、年鉴、手册、标准等多达万余册。

网络信息化建设方面,早在1994年,原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即组建了内部局域网和广域网;1995年成为首批Internet C级节点试点单位,成为“国际Internet中国湖北服务中心”。组建的长江技术经济信息网成为当时湖北最早对外开通Internet服务的机构。1996年长江网正式注册成为全省信息量最大、功能最全的信息服务网。1997年承建全省科委系统十四个地市州、直管市分中心,包括情报、专利、技术交易及办公自动化四大功能,实现了各中心的联机查询访问功能。到2000年长江网已拥有自建、外购数据库70余个。
检索宽带直达——国际检索接入了DIALOG系统(600多个数据库)、STN系统的(300多个数据库);国内以北京文献服务处检索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CNKI系统、维普资讯等数百个数据库为信息平台,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最广泛、最准确、最高质量的国内外信息查询服务。

查新工作开展 原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自九十年代初被原国家科委认定为国家一级查新咨询单位以来,为规范全省的科技查新工作,推动该工作的向前发展,先后多次举办了查新人员培训班,制订了全省统一的科技查新委托书、报告书、立项查新实施办法及查新收费标准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对湖北省内的有关查新机构实行了动态年检工作,并对个别问题突出的查新机构实行了红牌警告、限期整改、以及撤消资质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湖北地区的查新工作,提高了查新人员的业务素质,促使了湖北省科技查新事业的良性发展。
多年来,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承担着中南地区的国家发明奖及其它国家级奖励查新工作,并承担了大量的“863”“973”项目立项、成果鉴定和专利申请查新、新药申报和技术咨询工作。目前在“国家重点新产品”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查新评价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3 科技查新分析研究

1998—2000年,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完成国内单项查新项目1489项,占80.4%,完成国外单项查新项目87项,占4.6%,完成国内外查新即国家级查新276项,占15%。

3.1 从查新分类情况看,科技查新与技术创新相关联

企业的鉴定成果呈增长趋势 从用户类型分析排序情况为:来自企业的成果鉴定较多,达633项,占34.2%;其次是来自科研单位576项,占31.1%;再次是来自高等院校531项,占28.7%。说明这一方面与我国近年来引导企业成为科研开发、科技创新的主体有关;另一方面,科研单位、高校的查新量占总课题量约60%,说明这两类单位是我省科研的主力军。

企业成果所占比重仍然较小 从查新项目的分布可以看出,由于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的研究较接近,为34.2%、31.1%、28.7%;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相比,科研成果数量上差别不大,各约占1/3;如果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企业成果所占比重就显得过小。据调查,南方某省的企业科研成果数量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数量之和相比,远大于二比一。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省企业的创新能力还较弱,发展后劲不足,要进一步引导企业成为科研开发,科技创新的主体;二是我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多,科研能力强,应当加强对科研的转化研究,防止将科研成果鉴定后就束之高阁的情形。

建立成果孵化器,促使科研成果转化 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外省流失。一项科研成果的核心往往掌握在少数的关键人物手里,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省内一些企业单位用人制度不活,无法留住“关键人”与“关键技术”,这给予沿海发达地区在用人方面得以施展其经济优势,用高薪等福利优惠政策将“关键人”与“关键技术”一同挖走。

3.2 从查新目的看,科技查新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守门员

从用户类型分析排序情况为 :成果鉴定、科研立题、申报奖励、产品开发、申请专利、项目验收。1998—2000年三年为上级部门项目验收和专家鉴定科研成果提供查新报告1271项,占68.7%,为各级部门科研立项、产品开发等提供依据查新309项,占16.7%,为科技成果申请各种奖励和申请专利查新245项,占13.2%。其中,成果鉴定与科研立项查新量占总课题量的77.7%,这一结果表明科技查新确实在为科技管理服务,起着科研管理工作“重要守门员”的作用。

3.3 从学科分类来看,科技查新工作反映了不同阶段的科研发展方向

1998—2000年我省科技查新咨询工作同其他科技工作一样,抓住了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为我省支柱、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服务,查新项目较多的是光电子信息产业905项,占22%,机械行业查新314项,占17%;生物化工医药行业查新307项,占16%,轻工行业查新251项,占13%,统计分析从一个方面表明我省这些领域的信息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在这一领域里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开发项目。科技查新工作确实在为湖北省的优势产业服务,尤其是在配合“武汉•中国光谷”以及“武汉生物医药谷”的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表2-3为分行业查新项目构成。

实践证明,在当今世界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里,对信息的获取度、满意度制约着技术创新的发展,对信息的争夺战亦会愈演愈烈。我国科技查新系统的建立、开发及利用,一方面拉进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信息水平;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科研服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从而为竞争情报领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


公告点击排行
文章点击排行